诸子百家之中,都有代表人物云集长安,一时长安城中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
这些人无一例外求见汉王,汉王却概不接见。只是由礼部侍郎江牟,把这些人全部安置在了“天府学宫”之中,以礼相待。
汉国的统治进入了长安时代,大部分机构都随之迁到了长安附近,但有两个机构,汉王俱酒坚持不得更名。
其一就是汉国的最高军事学府:汉水军校;其二就是汉国的最高学术殿堂:天府学宫。
汉水军校与天府学宫,一武一文,浓缩着汉国崛起的沧桑与不易,坚持留下这两个名字,并永远保留下去,提醒汉国上上下下:创业艰难,来之不易。
诸子百家在天府学宫饱食终日,于是拿出看家本领,滔滔不绝地展开辩论。
所谓“文无第一,文人相轻”,诸子之间仍然唇枪舌剑,互不相让,但辩论的主题只有一个:汉国崛起的正义性、正当性与必然性!
只不过,诸子都是站在自家学说的角度来论述这一主题,显示本门本派本学本说对于汉国必然崛起的预测,对于汉王天降神质的看好云云。
总之,本派学说先知先觉,未雨绸缪,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,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。
“某尝言,汉王贵不可言……”
“吾师早曰:汉王必有天下……”
……
从刚开始的自吹自擂,到最后的互相攻讦,比如某学某说,曾于何时骂过汉王“残暴不仁”,某门某派某人曾言汉王“望之不似人君。”
百家之中,唯有墨家地位超然,只是埋头做事,并不参与这些无谓的争论。
阴阳家双邹,邹衍与邹奭再次搬出“五德始终说”:
“周乃火德,代周者必水。水德尚黑,天下之人,墨家最黑,汉王身为墨家钜子,安得不有天下?”
有别派学者不屑的攻击二邹道:“吾尝于稷下听先生高论,言道齐国东临大海,自有水德,缘何今日却变成了墨家水德?”
二邹被呛得灰头土脸,仍然不住辩解道:“月有云遮之时,人有障目之过,凡人岂可参透天机哉?故有一二失误,在所难免。”
道家的鹖冠子已经归附汉国,此刻他晃动着鹖冠,阐释了道家的治世观念:
“天下久乱,今得一统,此乃顺应天道之为,汉王厥功至伟。新朝至要者,治天下也。天下何治,自当休养生息,无为而治。”
……
诸子在天府学宫中,围绕对汉国和汉王的吹捧而大肆辩论,消息原原本本、一字不漏地实时传送到未央宫中,汉王看了,笑而不语。
端木仲敖道:“王上,诸子缘何前倨而后恭,与稷下之时,判若两人?”
汉王笑道:“无他,天下已定,大势所趋,自有诸子为朕辩经!”
自有诸子为朕辩经,显示了汉王的极度自信,也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: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金牌助理 我为古人讲历史[直播] 校园风流学生3 王子病的春天 江东双璧 不柯学的飞天小女孩 破罐子破摔 漂洋过海中国船 死对头竟是雄虫 人间无数痴傻酷 综穿:宿主真的很努力 相见欢 国师帮帮忙 武将观察日记 心期如画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幺儿 北城天街 二零一三 重生之宠妻手册